国内民航SAF第二阶段试点启动,盘盘国内都有哪些生产SAF厂家?
来源:航化网发表时间:2025-04-18 09:35:24浏览量:109
根据民航局关于SAF(可持续航空燃料)应用试点工作第二阶段的部署,自2025年3月19日起,北京大兴、成都双流、郑州新郑、宁波栎社四大机场起飞的所有国内航班将常态化加注掺混1%的SAF混合燃料。这一举措标志着中国民航业在碳减排领域迈入实质性阶段,也意味着国内SAF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。
一、什么是SAF混合燃料
掺混1%的SAF混合燃料,是指在传统航空燃料中掺入1%的可持续航空燃料(SAF)。SAF是一种以可再生资源或废弃物为原料制成的航空燃料,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(IATA)研究,其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可比传统燃料减少50%-80%。这种混合燃料的使用,能够在不改变飞机外形和发动机结构的情况下,实现碳减排的目标,是当前全球航空业碳减排的主流技术路径之一。
二、国内生产SAF厂家盘点
随着国内SAF产业的发展,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身于SAF的生产。以下是部分国内生产SAF的厂家及其项目介绍:
1.中国石化与道达尔能源合作项目
2024年3月26日,中国石化与道达尔能源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,计划利用废弃油脂共同生产SAF,首期年产能10万吨。该项目将采用中国石化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航煤生产技术,有助于提高资产组合的质量和效率。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基地已获得民航局适航证书,是目前国内主要的SAF供应商之一。
2.中能建吉林绿色甲醇与绿色航煤项目
2024年3月,中能建中电工程与吉林市人民政府签订投资合作意向协议,计划投资约120亿元,建设年产20万吨绿色甲醇和10万吨绿色航煤的项目。该项目利用生物质大规模气化耦合绿氢生产绿色甲醇,进而利用甲醇制SAF,其原料主要来源于当地的生物质资源,因此具有稳定的原料供应保障。
3.广西宏坤能源有限公司生物航煤项目
2024年4月26日,托普索公司与广西宏坤能源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,计划建设60万吨/年生物航煤项目,一期将使用托普索Hydroflex™生产工艺,每年处理15万吨餐厨废弃油脂,生产可持续航空燃料(SAF)和生物柴油(HVO)。该项目的原料来源于当地的餐厨废弃油脂,原料供应链已覆盖广西及周边省份餐厨废弃油脂回收网络,具有成本优势和稳定的原料供应。
4.浙江天赋宏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物航煤项目
2024年5月,浙江天赋宏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物燃料相关项目获正式备案,总投资超20亿元。该项目一期包括两套20万吨/年生物柴油生产装置,二期建设10万吨/年生物航煤(组分)生产装置。项目原料主要为生物油脂,通过调和生产生物航煤,具有一定的成本控制优势。
5.海科化工生物基航空燃料项目
2024年7月4日,海科化工50万吨/年生物基航空燃料技术改造及配套项目发布,项目拟设置两种生产工况,分别生产生物柴油、生物石脑油等产品和生物航煤(组分)、氢化植物油等产品。项目以废弃油脂为原料,通过技术改造实现生物基航空燃料的生产,产品将主要供应国内市场,具有一定的出口潜力。
6.连云港嘉澳新能源生物航煤项目
2024年8月22日,连云港嘉澳新能源有限公司与英国bp环球投资有限公司举行项目合作签约仪式,采用自主研发的废弃油脂预处理技术和全球领先的霍尼韦尔UOP技术,生产可持续航空燃料等产品。其产品不仅供应国内,还计划出口至国际市场。
7.君恒生物可持续航空燃料项目
2024年10月,河南省君恒实业集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00万吨/年废弃油脂加工可持续航空燃料项目正式开工,计划2025年底建成,2026年初投产运行。项目原料为废弃油脂,通过先进的生产工艺,生产可持续航空燃料,具有较大的生产规模和市场竞争力。
8.金尚环保可持续航空燃料产业基地项目
霍尼韦尔与四川金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计划在四川省遂宁市打造可持续航空燃料产业基地,项目建成后有望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可持续航空燃料项目之一。霍尼韦尔UOP Ecofining™工艺设备于2025年1月完成进口清关,配套加氢裂化装置正在建设中,预计2026年形成15万吨/年SAF产能,原料主要来自川渝地区餐厨废油,具有稳定的原料供应和先进的生产技术。
9.山东三聚生物能源有限公司
山东三聚目前已具备5万吨生物航煤组分的生产能力,其产品将主要由中航油进行集中采购。公司通过适航审定,完成第二代HEFA-SPK工艺中试验证,计划2025年扩产至8万吨/年。其原料主要为生物油脂,通过先进的生产工艺,实现了较低的生产成本。
10.鹏鹞环保生物质液体燃料项目
10万吨/年技改项目于2024年9月投产,2025年1月通过ISCC EU和CORSIA认证,目前正与中航油协商适航认证流程,计划2025年下半年进入民航市场。项目以废弃生物油脂(UCO)为原料,主要来源于周边省份的收集点,生产成本每吨原料加工在1500元至3000元之间。公司计划通过工艺优化提升SAF收率,并调整HVO与SAF的转化比例以提高经济性。
三、可持续航空燃料产业发展
中国SAF产业正从试点探索迈向规模化商用,政策驱动与技术迭代的双重作用下,预计2030年前将形成千亿级市场。随着试点范围扩大、掺混比例提升及国际标准接轨,具备原料整合能力、技术储备与认证资质的龙头企业有望率先受益。未来,行业需进一步强化原料供应链、优化生产工艺,并推动SAF纳入碳交易体系,以实现从“政策扶持”到“市场化竞争”的跨越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航化网原创,版权归航化网平台所有。任何机构或个人在未经明确授权的情况下,禁止擅自转载。如需转载,请联系客服电话:010 - 8273 1800。转载时注明出处为“航空航天化工网”,违反者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。
下一篇:三大航均在汉开通C919航线